一份“絕密”檔案里的紅色基因
在廣東省檔案館館藏的5128卷粵海關檔案中有一份特殊的檔案。這份檔案在它形成的那個年代無疑是一份“絕密”檔案,因為一旦丟失,就很有可能給它的主人及其家庭帶來災難。
時隔70余年,讓我們輕輕打開這份檔案,揭開歷史的神秘面紗,去探尋它背后深藏的紅色基因。
“絕密”檔案出自誰手?
這份檔案被廣東省檔案館命名為“粵海關概況”,A4紙大小,共計46頁,首頁寫有“粵海關”3個大字,其下方寫有“總關”地址、電話、主管(包括稅務司、常務副稅務司姓名、電話)等信息,全文約4萬字。
根據有關史料分析及新中國成立后相關人員回憶,這份檔案可能出自中共地下黨員程逸巖之手。
1948年5月至6月間,程逸巖根據上級指令在九龍關與林大琪接頭,林大琪當時是中共港澳工作委員會下設財經小組組長。林大琪向程逸巖傳達了黨的最新指示:“為了迎接解放,黨組織急需關于粵海關的機構設置、各課負責人、粵海關資產(房屋、檔案、艦艇、武器彈藥)等詳細資料,以作情報參考?!彪S后,程逸巖返回廣州,秘密開展情報收集和整理工作。
不久,程逸巖利用到香港出差的機會,將這份文件秘密交給林大琪。林大琪將粵海關資料連同江海關、九龍關等重要口岸海關的全套資料匯編成冊,經由中共華南分局順利轉交給上級黨組織,為1949年軍管會順利接管粵海關提供了重要參考。
解讀“絕密”檔案紅色基因
這份檔案誕生于新中國成立前的廣州。當時,國民政府已南撤至廣州,當地籠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下。這份檔案見證了在血與火的年代中共地下黨員在外籍稅務司把持下的海關內部開展隱蔽斗爭的歷史,深藏著老一輩中國共產黨人的紅色基因。
信仰堅定、無懼犧牲。程逸巖時任粵海關副監察長。監察課屬于粵海關重要課室之一,與秘書課、總務課、驗估課、緝私課等同屬于舊時期海關重要部門,主要職責是“監察商人在報運進出口手續上,貨品在裝卸、運輸、上倉、放行等手續上,船只進出口及其裝卸貨物等手續上,工作人員執行稽查及監察時有無違反規章等現象”??梢?,監察課的職責重要,且程逸巖的級別為二等監察長(據記載,粵海關僅有2名二等監察長,其級別之上僅有1名總監察長,無一等監察長),屬于中高層職員,待遇優渥,社會地位較高。據“粵海關概況”記載,其時粵海關人員構成極為復雜,其中有部分員工來自戴笠所主辦的貨運稽查處、緝私處(抗戰勝利后直接劃入海關充當關警)??梢哉f,其時粵海關國民黨特務眼線密布,程逸巖開展地下工作隨時都會面臨危險。然而,程逸巖卻毅然選擇了加入中國共產黨,在國民黨制造的白色恐怖中,從事著隨時可能犧牲,并給家人帶來巨大災難的革命事業。
依靠群眾、發動群眾?!盎浐jP概況”檔案共6章,包括一般狀況、組織及待遇狀況、員工狀況、資產設備、接管意見、附總稅務司駐粵辦事處,內容翔實、全面、準確,如員工狀況按照職務、級別、人數等進行了精確統計;資產設備方面,詳細列出了多個方面的情況,如武器彈藥的記錄精確到每一種型號槍支、子彈的數量及存放位置。據記載,新中國成立前的粵海關共配有重機關槍、輕機關槍、英制左輪槍等12種槍型共計180支,各類子彈33391發,分別存放于保險室、各關警隊。如此詳細的資料很難想象是依靠程逸巖一人的力量完成的,特別是涉及人員詳細信息(包括職務、住址等)、資產設備等的資料都應該來自相應的職能部門??梢酝茰y這些資料的獲取方法應該是程逸巖通過與各部門積極分子秘密接觸,通過不同手段、方式分別獲取后匯總的。共產黨人依靠群眾、發動群眾的工作方法在這份情報資料的獲取過程中得到了充分體現。
嚴謹細致、觀察入微?!盎浐jP概況”這份檔案的用紙及書寫均十分特別。紙質為油紙,這種材質的紙是用較韌的原紙涂上桐油或其他干性油制成,具有耐折和防水性能,在新中國成立前經常被地下黨用作傳遞情報,可見程逸巖在選擇紙張上是經過仔細考慮的。全文約4萬字,全部為手寫,每個字僅有約3毫米高、2毫米寬,且多數為繁體字,字跡十分工整。書寫用的“筆”十分特別,字的印記很淺,實際上密密麻麻寫滿了字的紙遠看卻像一張白紙。筆者無法辨認“筆”的材質,似是鉛筆書寫,又似用舊時教書先生印刻試卷用的刻刀筆留下的刻痕。但無論是鉛筆還是刻刀筆,手書4萬字絕非一朝一夕之功??梢韵胂?,在黎明前那段最黑暗的日子里,程逸巖是如何在結束了一天的日常工作后,偷偷地將從各部門搜集來的情報一筆一畫地抄錄在紙上,他的住所在那時應該是夜夜長明一盞小燈吧。
第三章“員工狀況”里不僅包括員工的基本情況,還包括員工來源分析、員工生活分析和員工類型分析,并有幾十名重點員工的思想動態和日常表現分析。情報里將員工分為9種類型,還重點介紹了40位人物,對其籍貫、工作經歷、性格、業務特長、個人喜好等都有涉及。如介紹呂少西時寫道:“呂少西,廣東大良……曾在九龍關數年后調昆明關……卅六年調廣州任緝私副稅務司,最近改任黨務稅務司……辦事敏捷,處事公正……操守頗佳,生活嚴正喜打網球斗牌飲酒,曾在中訓團財務人員訓練班受訓三月?!?/p>
在第五章“接管意見”里,情報列舉了粵海關人員、業務存在的各種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了接管意見和后續處置建議,如,提出“接收后穩定員工情緒工作必須迅速展開,使他們對新政府有信心,以便迅速恢復工作”,并提出了穩定員工情緒的3個方面建議;又如,提出了“恢復(粵海關)工作必須處理的幾件事”,共計10件,包括稅務司問題、清除奸細及反動分子等人的處理、關內員工淘汰和提升、對各重要部門的掌握、改用中文、待遇問題,以及處理懸案和肅清貪污的問題。在肅清貪污部分列舉了海關員工貪污的各種方式,并分析了造成貪污的原因,分別從治本和治標兩個層次提出了肅清的方法。
從以上內容可以看出,程逸巖是一位十分注重觀察和思考的同志,正是這種嚴謹細致、觀察入微的作風賦予了這份情報十分重要的價值,為我們黨和平接收粵海關的決策和部署提供了重要依據。
然而,新中國成立后,程逸巖本人對他所立下的功勞并沒有宣揚。在1985年底中國海關學會組織編印的《海關職工革命斗爭史資料選集》中,程逸巖回憶了那段從事地下斗爭的經歷,對于這件充滿危險且極具挑戰的高難度情報收集任務,他僅用一句話描述。他說,他返回廣州后,根據要求整理了一份資料,后來利用去香港的機會,將這份資料交給了林大琪同志。
輕撫這份“絕密”檔案,那些血與火的歲月似乎仍在眼前,字里行間躍動著的紅色基因,激勵著我們賡續紅色精神血脈,矢志踐行初心使命。